噴墨印表機由於價格便宜色彩豐富,

不管是印作業、報告、相片,

都是大眾心目中的首選。

 

但這樣便宜又好用的印表機也不是沒有缺點,

最大的毛病是只要比較長的時間沒有使用,

針嘴就會堵塞住,

當然廠商早就發現有這樣的問題了,

也想出解決的方式,

但是…..

印表機都那麼先進了,

檢查跟解決堵塞的方法竟然都沒進步,

跟原始人沒啥兩樣

不知道廠商在搞啥

 

傳統偵測噴嘴狀態都是列印一個噴嘴檢查表(如下圖)

2  

(噴嘴檢查表各家廠商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

看線段是否連續完整,

如果有線段沒有印出,

代表針頭有堵塞那就需要進行噴嘴清潔,

清潔完再印一次噴嘴檢查表。

 

但愚蠢的地方就在這裡,

噴嘴檢查表只能在紙張固定的位置列印,

如果不想浪費紙張

在印完第一次後,

我得把紙張旋轉180度再印第二次,

等到印第三次時就只能將紙張翻面,

一張A4的紙張最多只能使用四次,

然後還有『一大堆空白』的紙就只能淪為計算紙了,

運氣不好多清個幾次,

就會產出一堆沒用的廢紙,

一點都不環保….>.<

 

為什麼噴嘴檢查列印不能依次移動位置呢?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再編上序號,

這樣我就能在同一個頁面,

很輕易的比較清潔的效果,

也能節省紙張的使用。

 

另外一個更浪費的點是,

所謂的清潔噴嘴,

就是『把大量的墨水用力噴』來處理堵塞問題,

有用過原廠墨水的就知道,

原廠墨水夾的墨水又少又貴,

用力噴沒幾次墨夾就空啦~

 

而且,

假如我是黑色堵塞,

為什麼要全部的墨夾都一起噴墨清洗呢?

不能只有那個顏色噴墨就好嗎?

這樣最少省下4/5的墨水使用量,

(以四色分離來算的話)

 

若是能在噴嘴檢查表的線段上編號,

然後點選哪些編號的線段需要清潔,

印表機也只清潔該線段的噴嘴,

假設針頭由4*4的線段組成,

然後其中一個線段的針頭堵塞,

利用這樣可以將墨水的使用量降至1/80

(1/5*1/16=1/80)

 

結合以上兩個方式不是更省錢更有效率嗎?

不過廠商大多是愛錢的,

應該沒有廠商會這樣設計,

真的有這樣設計的機器,

不是機器很貴或就是墨水很貴,

廠商會用其他方式把錢賺回來….T_T

arrow
arrow

    富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