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4/17 07:20 編譯王先棠╱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政府十五日首次表示,嬰兒奶瓶等塑膠日用品中的化學成分「雙酚A」
(Bisphenol A,簡稱BPA,又譯酚甲烷)可能對人體產生致癌等重大健康威脅。

加拿大媒體報導,由於加拿大政府預計十六日宣布BPA為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物質,
一些加國大型零售商店十五日即火速將大批含有BPA的塑膠水壺、食品容器下架。
若消息屬實,加拿大將是全世界第一個認定BPA對人體有害的國家。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全國毒理學計畫」十五日發表初步報告指出,針對老鼠研究發現,
接觸BPA可能導致乳癌、攝護腺癌、泌尿系統問題、女性性早熟以及行為改變。
但這項報告仍呼籲各界再做更深入的研究。

美國政府過去一向認為一九五○年代開始用於塑膠產製的BPA不足以危害人類健康,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一直宣稱BPA相當安全,這個主張多次遭到美國國會議員和食品安全人士抨擊。
這份新報告則顯示美國政府立場有了重大改變。

動物實驗雖然僅能對BPA的風險提供有限證據,但新報告特別強調,BPA對人體健康的可能影響不容忽視。
據估計,全美六歲以上人口中,多達百分之九十三的尿液裡含有BPA。

嬰兒是最可能因接觸BPA而受影響的群體,因為奶瓶及許多嬰兒奶粉罐的內層,都使用這種化學成分。

負責監督這份報告撰寫過程的美國政府「人類生育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歇爾畢說,
BPA「無所不在」,儘管人類接觸BPA大都經由食品、容器、飲料瓶罐,
但水、灰塵,甚至手機都有可能含有BPA。

一些美國的公共衛生推廣團體表示,這份報告將鼓勵美國政府對含BPA的嬰兒用品發出禁令,
但化學產業公會「美國化學委員會」所屬「聚碳酸酯及BPA全球小組」執行主任韓特蓋斯強調,
新報告並未發現BPA對人類健康有「值得高度關切的問題」,而且報告既然說要再做研究,
「加強研究總能帶來更多好處」。

「全國毒理學計畫」的最終報告將於今夏公布。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雖無權管制BPA,
但其報告的結論可供訂定化學成分安全限制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與環保署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富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